美人美景 ‧ 浮世風情 - 館藏浮世繪展

日期: 2010/10/28~2010/12/26

展覽地點:國立歷史博物館 四樓401展廳

開放時間: 週二至週日 10:00~18:00

 

1615年,日本德川幕府將首都遷往江戶城(今東京),其後經濟愈發蓬勃,達到空前的繁榮盛世。當時,新興的工商市民階級,掌握了全國經濟命脈,他們雖然沒有貴族頭銜,但財力及勢力往往凌駕於沒落的貴族。這些市民階級競相追求物欲享受,耽溺於官能享樂,以奢侈揮霍來誇示自身社會地位。於是,隨著庶民消費能力提高、宮廷匠師的東來江戶,貴族精緻典雅的品味不再獨霸藝壇,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及內涵反而更能引起江戶市民共鳴,浮世繪即在此脈絡下應運而生。 

「浮世」二字原出於佛教,泛指現象界的林林總總;後來引申為當代、塵世之意十七世紀末的日本,一種類似「明星月曆」的商品,因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、美人風景和戲劇演員,內容通俗有趣,大受民眾歡迎,日人即以「浮世繪」名之,後來演變為此項美術的專稱。十八世紀中葉以後,在各種新興產業的帶動下,許多藝術家及匠師紛紛投入浮世繪的製作陣營,不僅形成多種派別,也使浮世繪的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絢爛景況,甚至於十九世紀,飄洋過海對西方印象派繪畫造成深遠影響。 

本展覽展出館藏日本浮世繪版畫共約40餘件,是由藝術家五井野正先生於1998年慨然捐贈。展覽主題以美人及美景貫串,並以浮世繪常見的主題,將展區分為四部份 -【青樓紅粉:美人畫】、【四時美景:風景畫】、【當世名伶:役者畫】、【源氏佳人:物語畫】。期盼藉由畫師筆下萬種風情的人物和名勝描繪,展現線條與色彩融合的日本藝術之美,也引領民眾一窺江戶時代醉人的享樂文化及生活美學。


資料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lorful09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